中国冰球文化的复兴需要更多守护者

  中国体育报记者 王 静 实习记者 何青汉

  5月17日,中国冰球迎来一个好消息,国际冰联在全体成员大会上一致同意中国男女冰球队直接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这对发展势头迅猛的中国冰球无疑又是一大促进。据数据统计,2015年中国冰球协会注册的青少年人数还不到2000,而2017年底,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12000人;另外,截至2017年底,全国冰球场地的数量已经达到214块。短短几年间,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速度可谓惊人。这种进步让国际冰联对中国冰球未来充满信心和期望,也使得国际冰联让东道主“破格”直通冬奥会。

  中国冰球的发展离不开主管部门、社会力量、高校和专业体育院校等方方面面的努力,在大好前景下,中国冰球如何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哈尔滨体育学院院长朱志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国冰球文化的复兴需要更多的守护者。

  朱志强谈到,短期内的加速前进并不能改变我国冰球运动基础薄弱的事实,我国男子冰球队从未参加过冬奥会,目前世界排名33;女子冰球队相继无缘索契和平昌冬奥会,目前世界排名20。“以现有水平要想获得北京冬奥会参赛资格绝非易事。参赛直通对于我国2022冬奥会全项目参赛这一目标的实现无疑是跨过了一道难关。”朱志强说,“国际冰联正是看中了中国冰球运动的发展速度和热情而一致通过给予中国冰球队2022直通资格。换句话说,打动国际冰联的不是基于中国冰球运动的现状优势,而是中国冰球未来复兴的决心和潜力。而复兴的力量主要来自像昆仑鸿星一样的冰球文化的守护者。”

  昆仑鸿星冰球俱乐部作为社会力量的代表在发展冰球上不遗余力,中国冰球文化的守护者还有很多。北京首钢冰球国家队俱乐部探索出家庭培养与社会培养新模式;中国冰球协会改选以来致力于各项冰球改革,国家队俱乐部的相继设立、跨项跨界选拔的进行、全国冰球联赛的即将出台,显示着中国冰球不破不立、改革创新的勇气和决心;高校也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哈尔滨体育学院与浙江共建浙江莱茵达女子俱乐部,将中国冰球版图向南扩展,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中国冰球学院,跨界跨项选拔中国冰球后备力量。各方的努力正让冰球运动在中国复苏。

  然而,中国冰球运动的复兴不能仅仅以北京冬奥会能否参赛、能胜几场为标准,而是中国冰球运动如何形成文化,如何融入到人们的生活方式。朱志强建议要充分利用“冬奥直通”的机会,树立大观念、构建大格局、做篇大文章。“中国冰球的未来发展不能只靠昆仑鸿星一家企业,需要有更多的像昆仑鸿星一样的大战略资本注入。”朱志强说道。

  同时,要有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从体育系统到教育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组织、家庭,要形成合力,共同守护和传承中国冰球运动,增加冰球文化的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国冰球文化的未来,需要更多的守护者和传承者。

友情链接

中国冰球协会微信公众平台 关闭